金城關里舞龍 記者 馬朋藝 攝
  吃油糕點旺火體驗大同別樣年俗
  記者張萍
  一直都不盼望過年,因為我對過年的印象就是家人們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今天在我家,明天在她家,沒完沒了的酒局飯局和牌局。為了能體驗一下年節時候的異鄉風情,我們趁著假期來到了老公的家鄉,中國著名的煤城:山西大同。儘管大同是山西省的二級城市,但平原城市的發展優勢在這座城市盡顯。五年後再次來到大同時,我記憶中幾年前那個因開采煤礦而得名,城區到處佈滿煤灰粉塵的煤城印象漸漸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古城麗影。
  “大同的變化真大啊!”我一下火車便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的確,這座印象中的小城幾年間盡攤餅式地擴展開了,為了迎合歷史打造古城,大同市仿西安新建了古城牆及鐘鼓樓。為體現古城文化,還新建了仿古一條街,古建大多作為經營場所。因為歷史原因,也因為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就位於大同城郊,大同這座城市的佛教文化氣息非常濃郁,不論城區還是郊區,各大寺廟的香火總是格外旺。說到這裡,我們自然要詳細說一說大同人的年俗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如今很多城市的居民過年已經不那麼“狠”備年貨了,但在大同則不然。“我們家這還是少的呢!很多人家年前都要買100多斤的大肉做燒肉,很多人家都買整隻羊年上吃呢。”老公家的人都是地道的大同人,年三十的時候家裡烏煙瘴氣忙個不停,一家人都在忙著準備年夜飯,而燒肉、炸油糕、餃子則是大同人年夜飯桌上必須要有的。燒肉即指紅燒肉,只是大同人更喜歡大快朵頤,他們會燒整隻肘子;油糕是大同特有的吃食,黃燦燦的炸油糕預示著來年生活事業節節高;而餃子則是大同人的主食,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頓頓都不離餃子。以食肉為主的年夜飯對我而言的確是很大的挑戰,但大同人的熱情以及濃濃的年味便是從這滿滿一桌年夜飯開始的。
  吃完年夜飯,大人們會給孩子壓歲錢,全家人在打牌談笑以及春節晚會的陪伴下守歲。待零點鐘聲敲響的時候,一家人會點燃院子里的旺火。所謂"旺火"即指:一個堆疊起來的金字塔型的煤堆,旺火點燃後,全家人會領著孩子繞著旺火左右各繞三圈,以期來年家庭興旺。旺火燃上整整一夜,直至大年初一上午,人們去就近的廟會迎喜神。
  年初三大碗宴回味“舌尖上的巴中”
  記者許麗
  鑫報訊在四川巴中市過年期間,記者真心感受到平民美食的魅力,米粉、腊肉、串串香……臨到回蘭州,自我感覺“每逢佳節胖三斤”。而要說到吃過的最有特色的,要數年初三在老家吃的大碗宴。
  臘月二十九,記者一行驅車來到四川巴中市南江縣,家裡的男主人葉哥是生意人,早前在城區買了房,為了慶祝即將搬遷,特別請來親友在自家院子里辦起了大碗宴,為此,一家人忙活了整三天。
  自家另搭的土竈,竈上疊著高高的蒸籠,案板上堆滿了菜餚、土碗,房梁上還掛著香腸、腊肉以及風乾的野雞,此時葉哥腰圍圍裙正在土竈前利落地揮舞手中的鍋鏟,一碗碗菜隨後行雲流水般被端上了桌子。
  用大碗盛菜,在巴中市算得上是一道特色美食。四川凡有婚喪嫁娶、慶祝生日,都會在自家院子里擺上大碗宴,每年春節期間,那裡的很多村民都會在各自家中擺上幾桌,所有菜品都是用粗製大碗盛滿,大家圍著大圓桌大快朵頤,場面蔚為壯觀。
  傳統的大碗宴重在腌臘、蒸菜,咸燒白、粉蒸肉、蒸肘子等九大菜必不可少,現在上桌的菜式更為隨意些。在南江縣農村,一般農家辦大碗宴得請個廚子,這廚子還有個地方性的特別稱謂“油廚子”。按照現在的人工行情,“油廚子”每忙活一桌,就能有100元進賬。
  據葉哥介紹,大碗宴只有在農村特定的環境下,才能辦出這種獨有的熱鬧氣氛,如今的大碗宴雖好,但是少了很多的“老味道”,比如,以前炒花菜都得配上大油渣,吃起來特別香,現在最多和腊肉一起炒。隨著城鄉變遷,現在許多帶院落、土竈頭的老房子都已經不存在,加之辦大碗宴又麻煩,因此露天形式的大碗宴越來越少,以致家住城區的不少“80後”從小到大沒吃過。
  不過,大碗宴倒是在城區居民間有了新的拓展,成了黏合城市人的新紐帶。據悉,在巴中市區的一些新建小區里,業主會在春節期間每家出個菜,第一次以大碗宴的形式來拉近鄰裡關係,回鍋肉、酥肉湯、肘子肉……200多個菜喚醒了大家的記憶,希望以後每年都辦大碗宴,畢竟這能讓人回味“舌尖上的巴中”。
   別離十餘載一朝回家看巨變
  記者談應霞
  “家鄉變的越來越有城市味,盼著兒孫回家團聚的父母被歲月折騰的讓我心痛,儘管內心深處不願意讓已經年老了的父母承擔這樣的離別之憂,但為了創造條件讓父母生活的更好,我還是趕大年初三就選擇離開了家,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已過而立之年的趙喜明在談到回家過年的感受之時,臉上始終笑意盈盈,但忽而記者分明看到了閃在他眼眶裡的淚光。這個堅強的男人始終沒有讓它流下來,因為,不管他選擇回去還是回來,都是為了讓自己的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趙喜明是平涼市涇川縣黨源鄉人,他的家鄉距離蘭州將近500公里。在16歲時,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他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隻身來到蘭州打拼。
  臘月二十八,剛剛出院的趙喜明與愛人外出大採購,母親的新衣,父親的煙酒,家裡基本沒買過的一些特色美食一樣都不能少,到了晚上,這個跌倒就會睡著的小伙子竟然失眠了,腦海裡塞滿了記憶中的家鄉和父母家人的樣子。
  第二天早晨天剛亮,趙喜明就背起重重的行囊,從他租住的位於七里河區房子匆匆往汽車東站趕,他要買頭班車的票。然而,事與願違,當他趕到車站時,被告知因為春運車票緊張,直接發涇川的車票已經售完。“今天已經是二十九了,我必須得回去,今年見不著我,我媽會急死的。”趙喜明毅然決然地背著沉重的行禮再跑到售票處詢問平涼的車票情況,很幸運,他買到了平涼的車票。
  三十早晨,當趙喜明還在夢中時,耳邊傳來了一陣非常有節奏的風箱聲,他匆匆來到廚房時,媽媽正吃力地拉著風箱,他的心裡不禁一陣酸痛,瀰漫著包子香味的廚房裡騰起的熱氣打濕了他的臉,他的的眼。“媽,我的力氣總比你多吧,你就讓我幫你拉吧!”“你一個人在外邊也夠辛苦了,媽不累。”就這樣,母子倆在廚房裡嘮起了家常。“現在,我們的條件也好了,不行你就回來,大家在一起還有個照應,你一個人在外面媽心裡放不下。”“媽,您放心,我現在的工作一點都不累,老闆每個月發4000多塊的工資,龍龍(趙喜明的兒子)已經上幼兒園了,他媽也找了個工作,我們的日子好著呢,您就放寬心吧。等天熱了,我把你接到蘭州轉轉,看看城裡人是怎麼生活的。”……
  吃過早飯,趙喜明想去看看家鄉的新模樣,順便拜訪拜訪鄉親們。走出家門,他被眼前的變化驚獃了。低矮的屋舍不見了,呈現在自己眼前的全是漂亮的小樓和嶄新的四合院,停放在每個院落門口的小汽車為印象中只有黃土顏色的家鄉增添了色彩,高高掛的紅燈籠,張貼在門口的大紅對聯更是為家鄉增加了更多的喜氣。家鄉變了!變的讓趙喜明半天回不過神來。
     (原標題:春節回家過年的那些事(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r66qrjnb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